婦幼保障:讓人民樂意生、輕鬆養

減輕青年生養壓力、讓女性生育後無痛重返職場

Publish Date | 2022/10/31 09:15

老一輩總愛問:啊你什麼時候要結婚?何時生小孩?

為什麼長輩們覺得生小孩是如此自然的事情,現代的青年不覺得?

因為:

  • 我連自己都快養不起了,養什麼小孩?
  • 生了孩子抽不到公托,還能交給誰照顧?
  • 職業婦女有三成是因結婚生育而離職,其中半數再也沒回到職場。聽到這,妳敢生?

2022,台灣生育率再創新低。人口減少比增加還快,台灣人口再次負成長。

造成生育率低落的首要之惡,自然是來自低薪高房價的經濟壓力,政府也在努力解決;其中地方政府能處理的幾個面向,我在這裡提出我的想法:

▌安心托育
- 短期:增加托幼補助
- 中期:積極輔導增設準公托幼
- 長期:協調國中小學校閒置空間成立幼兒園


目前新北市的托育系統有兩個問題,一是準托育中心的數量不夠,二是補助需要上調。


新北市在托育補助上並沒有特別吝嗇,但考量新北市物價水平、托育費用都高於其它縣市(準托育中心大約是 15.000~20,000),目前的補助並沒有減輕多少負擔。


我若上任,將依據更詳細的數據調整補助,目標是讓一般家庭的準托育補助調升至 至少10,000 元/ 每月,減輕年輕父母的壓力。同時,我也會積極輔導私立托幼中心,幫助他們轉型成準托幼。


幼兒園數量不足則是更棘手的問題。實際訪談後我們發現,幼兒園的獲利其實相當低,主因是法規對成立幼兒園的要求相當高,墊高幼兒園的成本和進入門檻。法規嚴格要求幼兒園的消防、衛生標準確實合理,但業者被高房租、高物價夾殺,自然難以成長。這也就是為什麼板橋不論公幼私幼,都是一位難求。


所以,中期目標是能夠針對托嬰、托幼產業補助,透過補助引導更多業者進入該產業,讓新的幼兒園數量增加,解決幼兒園不夠的根本問題。


長期而言,還應該整合國小、國中閒置的教室和空間。目前新北市有 217 所的國民小學、97 所的國民中學,而少子化已使得許多傳統大校發生空班、空教室的情況。政府應將這些土地、閒置空間做通盤規劃,建立完整的都市計畫,其中部分土地應作為幼兒園的預設土地,以較便宜的成本租給私人幼兒園或是增設公立、非營利幼兒園,扶植幼教產業,才能真正解決托育量能不足的問題。

▌育兒友善職場
- 政府帶頭提供家庭照顧者彈性工時、遠距工作
- 增加誘因鼓勵企業仿效


曾有求職網調查,發現台灣女性結婚後的離職率高達 3 成,其中只有半數人能成功重返職場。就算成功回到職場,這些婦女從懷孕後復職的期間長達 5 年半,這麼長的空窗期,導致她們很難在職場上拿到和產前相同的薪資和職位。


照顧家庭不只是媽媽的責任,但許多女性反應難以負荷家庭和工作的雙頭壓力。因此除了以托幼補助、公托照護降低家庭的照顧壓力,政府也應該加強推動「育兒友善職場」。


什麼是友善彈性工時?舉例來說,大部分幼兒園下午四點就放學,但卻少有公司表定四點下班。當年我女兒在板橋上幼稚園,我和老婆大約都6點下班,能接孩子的時間大概是7點;所有家長為了這段空窗時間,幸運的人找父母幫忙、父母不方便的人雇褓姆幫忙;人口減少明明是國安危機,養個小孩卻讓大家心跟薪都好累。


除了目前新北市勞工局對那些提供產假、有薪照顧假的企業給予的 5 萬元獎勵金,我認為對育兒留停期間需要招聘約聘員工的中小企業,也應另外予以補助。因為中小企業最不容易消化留職停薪的時間和人事成本,卻影響新北超過七成的工作職位。針對中小企業補齊這塊,對新北市的人才短缺問題有長遠的效益。


同時,我認為新北市政府也應該要帶頭示範,提供家庭照顧者更彈性友善的工作時間、遠距工作等,鼓勵民間企業仿效,並適度增加企業仿效的補助,增加誘因。(關於如何引進友善工時、遠距工作,我將在之後政見「創新板橋」說明)

<p>讓新北成為一個大家「樂意生、輕鬆養」的城市</p>

讓新北成為一個大家「樂意生、輕鬆養」的城市

▌婦幼友善環境:公園禁菸
- 嚴格取締癮君子在公園抽煙行為
- 增加稽查人員巡邏加強開罰


早在 2014 年,新北市政府就已經完成公共場所禁菸標示,目前共有 698 處無菸公園。據菸害防制法,在禁菸場所吸菸最高可罰 1 萬元,不過許多癮君子還是無視告示,在公園、公共場所吞雲吐霧。


二手煙對於幼兒、孕婦的危害,比吸一手菸還嚴重。雖然公所可以加強取締,但卻不具開罰權;民眾如果檢舉,通常等衛生局到場後,抽菸的人早就不知所蹤。


針對這點,我認為衛生局應調整檢舉獎金的比例。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財務收支及管理乃其自治事項,我認為新北市應從目前的實收罰鍰金額的 10%~70%,調升至 30%~70%。另外也需要據開發權的警察加強取締,以及推廣檢舉。


透過一個時期的加強取締,讓更多癮君子意識到在公園抽菸是很有機會被檢舉的,增加抽菸的機會成本,還給市民和孩子們乾淨的公園。

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