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照護:鼓勵樂齡外出、完善照護

三年後台灣即將迎來1/5老年人口的「超高齡社會」,但新北離準備好還非常遠

Publish Date | 2022/11/10 05:11

「我父母今年都超過65歲了,你呢?

你有沒有想過再10或15年,可能會需要有人照顧爸媽的生活起居,

而到那時,你能放下工作來照顧爸媽嗎?

如果不能,一位長者的照護費平均是3到5萬一個月...有誰能幫你?」

台灣現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目前老年人口已超過 308 萬人,扶養比約是 42%,意思是平均每位壯年人要負擔 0.42 個老人的生活成本。三年後的 2025 年,台灣將進入老年人口超過 20% 的「超高齡社會」。


政府並不是沒有感覺,大家一定有聽過的「長照 2.0」政策就包含各種補助、擴大服務對象和項目等。只是,目前的長照政策主要以補助推動長照產業,雖然供給端(長照業者)慢慢成長起來了,但需求端(即將有老人的家庭)卻鮮少意識到長照服務的成本。


針對我看見的一些未來雷區,我主張:

▌推廣樂齡運動、增加敬老卡應用

許多研究都指出,定期運動是「老得健康」的不二法門,運動可以預防許多慢性疾病和過早死亡。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身上的肌肉會以 10 年 8% 的速度流失,沒有肌肉就沒有氣力、行動不便、反覆跌倒導致骨折,許多老人意外都從這裡開始。


我若上任,將積極推動增加敬老卡的應用,包括 YouBike 和運動中心,在法規允許情況下,希望能與台鐵合作。降低長者出行的費用,鼓勵長者多出門走走、運動,減緩老化。


此外,我也希望推廣樂齡族重訓。透過政府和民間合作,在運動中心增重訓教程和團體課程,透過推廣和補助的方式鼓勵長者重訓,減緩肌肉流失,預防意外和慢性疾病。

▌建構完整社區長照系統

板橋區到府服務的居家長照機構大約有 40 間,但日間照護的長照只有 8 間。目前看起來這樣的配置並沒有問題,因為需要居服人員到府服務的家庭會大於要將長輩送到日間照護的家庭。


但是,目前新北照護機構大部分是單純照顧生活不便的長者,然而,隨著人口急速老化,預期在幾年內需要醫療照護(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長者也會倍數增加,且設備和服務要求也會越來越多。從衛福部在日本的考察報告的結論,我們也可以看到同樣結論。目前量能是明顯不足的。


當我上任,將針對板橋區的居家長照機構全盤統整,並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確認板橋未來的長照方向,希望能和市府合作,增加公共托老中心和居家長照機構,另一方面,也輔導更多的私人長照機構進入產業。

▌推廣長照險

大家都有全民健保,只要繳一筆保費,基本上可以保障大多數的醫療需求。人們很容易誤以為,只要繼續幫爸媽繳健保費,就可以繼續應付一切了吧?但其實,「長期照護」和一般醫療是相當不同的保障領域。


舉例來說,以下都是全民健保「不給付」的範圍:

X 指定醫師、特別護士及護理師。

X 日間住院

X 管灌飲食以外之膳食、病房費差額

X 義齒、義眼、眼鏡、助聽器、輪椅、拐杖及其他非具積極治療性之裝具


這裡可不是批評全民健保。長期照護的需求本來就和一般醫療不同;但是,一般民眾不容易發現這些長照每天需要做的服務,並不包含在自己的保險內。等到家中老人需要長照,才驚覺一個月要多付出3~5萬元(在板橋更高)的費用。


回到第一點說的,雖然長照產業正在藉由政府補助成長發展,但若沒有相應的長照保險,協助民眾負擔這筆費用,補助結束後民眾付不出錢,長照產業就會萎縮,無法創造週邊服務,也無法形成完整的長照網!


因此我認為,政府應跟保險業者合作:1.共同推廣現有長照險、2. 補助低收入戶、甚至3.量身訂做新北市長者的公共長照保險,來補足目前長照政策的不足。

政見